問:隨著我繼續我的內外兼之的靈性修行,我闖入了充滿童年創傷的一些領域。我認識到在被父親虐待之後,50年過去了,我仍然對他狂怒不已,並且現在還能夠回憶起童年早期的許多細節。我現在很難感覺或表達對他的愛。想對他講明這一點是不是很自然?這樣做有用嗎?如何以靈性方式來療癒這個問題?
答:你的問題比較複雜。我不太確定你父親如何虐待了你,但我假定這是性侵害也是情感方面的虐待。療癒這些過往傷痛的真正鑰匙是覺醒進入當下時刻,更多地活在當下。當下時刻無染於過去,因此,當你覺醒進入臨在時,過往的痛苦和創傷就會融化消失,就彷佛它們從未發生過一樣。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我的人生完全致力於臨在,隨著臨在繼續不斷地深化,我有過數次覺醒和深刻洞見的體驗。我已經開始在生活中體驗到一種幾乎完全沒有恐懼和焦慮的狀態。不過,有一個可能仍需療癒的領域,是在財務方面。過去給我的影響是我有許多的債務。對於生命的這一部分,你有什麼可以和我分享的嗎?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我們創造了自己的未來嗎?在形而上學的世界裡對這個話題似乎有兩種觀點:“新時代”的思想家說無論你想要什麼,你都能如願。你可以創造自己的現實。然而我上過的“奇蹟課程”卻說“劇本早已被寫好。”換句話說,我們提前選擇了自身生活裡的事件和環境,所以我們不能再編寫一個新的劇本。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如何免於遭到感染?
把它變成意識。觀測不安、不足、和張力如何以多種方式,透過不必要的批判、抗拒本然,否定當下。從你內在升起的任何無意識,都會在你意識的光照之下瓦解。你知道如何瓦解無意識之後,你臨在的光照就會更亮。每當你感到無意識吸力的時候,你就更容易對治它。一般無意識一開始很難偵測,因為我們太習以為常了。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剛才在談永恆的現在和過去與未來的非實相性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正望著窗外那棵樹。那棵樹我注視過幾次,不過這一次跟以前不一樣。外在的知覺改變不多,只不過它的顏色更鮮豔、更奔放。可是還多了一個向度。我很難解釋。我說不出所以然來,不過我覺察到某種無形之物,我感覺是樹的本質,也可以說是樹的內在精神。而我是它的一部分。我現在才明白,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這棵樹,我看到的只是一個無生命的平板圖像。我現在再看它的時候,部分覺知還在,不過我能感覺它逐漸溜逝。這個經驗已經在向過去隱逝了。這類事件,會不會只是浮光掠影?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對於我們這些目前失業並想找份工作的人,如何保持與源頭的聯結,與內在神性的聯結,同時還要面對現實情況和個人戲劇以及想要找份工作的痛苦?
埃克哈特: 這很具有挑戰性。挑戰有可能變成好事–它們要嘛喚醒你,要嘛將你拖入更深的反應模式、無意識或者痛苦之中。每一個你生命中的挑戰都可以成為二者之一。挑戰具有潛在的幫助。挑戰意味著這樣或那樣的限制。我很感謝我生命中的挑戰。如果沒有它們,我將不是現在的我,你們很多人也意識到如果沒有挑戰,你也不會是現在的你。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您是否經歷過靈魂暗夜?您的教導總是對經歷這樣的困難時刻很有幫助。您能否談談這個主題?
埃克哈特:“靈魂暗夜”這個說法從很早的時候就有了。是的,我也曾經經歷過靈魂暗夜。這個詞語是用來描述,你可以稱之為,一次生命的表面上的意義的坍塌…一種深深的無意義感在你生命中的爆發。在某些情況下,那個內在的狀態與我們常說的抑鬱很接近。什麼事都變得沒意思,生活毫無目標。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問者:我和我丈夫結婚16年了。他對靈性的事情一點興趣也沒有。我感到我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影響了我的成長,令我倆產
生了隔閡。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十個月前,我的兒子在海裡溺水身亡。我確實臣服了,但當我感覺到隨之而來的寧靜與安詳時,我又覺得怪怪的。面對這樣的失去卻感到寧靜安詳,這不大對。
埃克哈特:在摯愛的人死後,自然的存在方式是,起初我們會感到痛苦,然後,會有一個深化。在那個深化之中,你會來到一個地方,在那裡,死亡並不存在。你有那樣的感受,代表你已經進入得足夠深,你到了那個死亡不存在的地方。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怎麼知道你從別人那裡得來的就是真理?你的老師或那些偉大的哲人是否清楚什麼知識對你最合適?耶穌基督曾說過要愛你的鄰人,但這就是你必須做的事嗎?佛陀說解脫是最美好的事,可是你怎知道這就是你的需要呢?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將去往何處?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