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讀屬靈偉人的傳記,也看了很多,由於先前是基督教的背景,因此所知道的大部分是基督教裡面極其愛神的屬靈偉人的傳記,在我的印象中,Papaji真的是非常有趣的偉人之一,顛覆了一般人覺得屬靈偉人好像都很無聊、枯燥的印象,大家繼續讀他的生平,會發現他彷彿活生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不變的是,他從小那份愛神、追求神的心靈。
Papaji 自述─淑芬翻譯(二):
從那時起,我就開始一個強烈的尋求神的、想要與祂同在的渴望,我總是經常的、無意識的尋求這樣的感覺。當我十一歲時,一群苦行僧經過我家,我立即被他們吸引,很渴望加入他們。「我的父母都死了,你們願意照顧我嗎?」我這樣告訴他們,他們同意了,因此我就跟他們一起走,走到離開我們村落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我沒有告訴我的父母,因此,他們當然花費了好幾天瘋狂的找我。後來,他們聽到一個謠言說,我似乎跟一群苦行僧在一起,因此他們最後循線找到了我。⋯⋯
我記得當我父親找到我時,他大聲的說:「我以為你走丟了,我以為你走丟了。」
我對於自己的冒險一點也不感到歉意,我回答他:「我怎麼可能走丟?難道我是一隻牛而會走丟嗎?我一直都知道我在哪裡。」對我而言,加入這些苦行僧的行列只是我表達對於神的強烈的渴望,對於我的行為造成他們擔憂我也不領情,我甚至告訴我的父親:「為什麼你要來找我,而不是讓我與神在一起呢?」我的父親自然不會允許我待在那裡,他叨叨唸著那些苦行僧是如何的不負責任,並且將我帶回家裡。
在我童年時期,當其他男孩渴望成為軍人或是有名的運動員、統治者,並模仿他們的行為時,我卻相反的,渴望模仿苦行僧的樣子,我一點也不瞭解這些人的內在生命,因此只是滿足於模仿他們外在的表現。我的下一個主要的屬靈的冒險大約發生在我十三歲時,這是從我在學校的歷史書中看到佛陀的畫像開始,這幅畫像是描述佛陀開始試著每天僅僅靠著一把米過活,佛陀在這幅畫中面容非常的美麗,然而身體卻是形銷骨立,瘦削非常。我立刻被佛陀吸引。雖然我一點也不瞭解他的教誨,我只是單純的愛上了他美麗的臉龐,並且決定要模仿他。在這張畫像中佛陀坐在樹下冥想。當時我不知道冥想是什麼意思,但是,我想這點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像他一樣兩腿盤坐著。因此,我開始在我們家的花園裡,找了一塊有玫瑰花叢的地方,學佛陀兩腿盤坐,我感到與佛陀過著很類似的生活,就覺得很快樂又滿足。
後來,我決定進一步的像他,我想我應當像他一樣瘦的見骨,在那個時候,我們家習慣餐前先從母親那兒拿飯食以便分開用餐,這給我很好的機會可以把我分到的食物丟掉,我會趁沒有人注意我的時候偷偷的將食物拿到外面,餵給街上的流浪狗,過了一陣子後,我已經可以完全停止進食,我變得非常的虛弱以及瘦削,骨頭都突出來,就像佛陀一樣。這使我感到非常快樂,並且我很驕傲自己的新樣貌,學校的同學給我起了一個綽號:「佛陀」,因為他們看得出來我是多麼的消瘦。
我的父親在鐵路局工作,在這段期間裡,他在Baluchistan擔任站長,由於他任職的地方離家裡很遙遠,我們只有在他休假時可以見到他。從我開始禁食後一個月,有一次父親休假回家,他被我的外貌震驚,立刻帶我去看好幾位醫師,看看我哪裡出了毛病,沒有一個人懷疑過我是有意的禁食。其中一個醫師告訴我的父親:「他只是因為長高長得太快所以變瘦了,只要多給他營養的食物就好,例如牛奶、乾水果之類。」
我的母親遵從了醫師的指示,每天都告訴我:「吃多一點奶油,吃多一點奶油」,街上的流浪狗變的很開心,又非常的肥胖..因為我仍然如先前一樣繼續的禁食。
學校的歷史課本對於佛陀畫像的描述,只是很簡單的說明,並沒有說明冥想以及開悟的意義,也許是因為作者覺得孩童對於這些不會感到有興趣。因此,我對於佛陀在樹下到底做了什麼,以及為什麼他有那麼大的成就一無所知,然而,我還是很被他吸引,並且決定盡我可能的模仿他。
我從這本書中發現佛陀穿著橘色的僧袍,捧著砵挨家挨戶的化緣乞食,我想,這點我也可以做到。
我的母親有一件白色的紗麗,這對我而言倒是一個理想的做成僧袍的材料,我趁她不在時拿了這件紗麗,用赭石染成橘色,這種橘色正是佛陀僧袍的顏色。我把紗麗纏在我的身上,讓它看起來像是僧袍,然後我拿了一個碗,沿著Faisalabad的街道挨家挨戶乞食,在我回到家前,我會換上正常的衣著,將這件紗麗包在一個紙袋裡,藏在我的書櫃的書中間,這是我覺得家人不會有興趣找的地方。
我的一個朋友發現了這件事,就告訴我,我不可能一直這樣,有天一定會有人認出我來,然後告訴我的家人。
由於我對自己的秘密行為非常的有自信,我告訴他:「你的父母認識我,我會穿著僧袍去你家乞食,如果我可以騙過他們,那麼我就可以騙過任何人」。
我穿上我的紗麗,在我的臉上抹上塵土,讓我的偽裝看起來更像一點,我在頭上包著頭巾,拿著我的碗去他家乞食,那時候是晚上八點,天色已經昏暗,我想這樣別人更不容易看清楚我,我學苦行僧一樣,在他家門口大聲的乞食,由於對自己很有自信,我倒是沒有想到要掩飾我的聲音,我好友的母親前來應門,看起來一點不像是認出我來的樣子。
「請進,請進來我家吃點東西吧」她歡迎我進去。我跟著她走進去,然後我很有自信的學著我所知道,那些托缽乞食的僧侶的樣子,跟她說:「我的孩子」─雖然她至少大我三十歲以上,「神會賜福你,讓你多子多孫,又有很多錢財」─因為我聽到一些僧侶這樣祝福其他的婦女,既然絕大多數的婦女都希望多生幾個兒子,又可以富有,很多僧侶就會說這些祝福的話語,希望讓這些婦女感到歡心,而藉此可以獲得比較多、好吃的食物。
他的母親忍不住笑了出來,摘下了我的頭巾,告訴我她一直都知道是我,「你外表看起來很不錯,蠻像的,但是我從你的聲音認出了是你」,然後她的丈夫出來,她告訴她的丈夫整件事情。
她的丈夫對我挖苦說:「你這樣出去乞食,哪個人會認不出你呢,你馬上就會被人發現」
現在倒是輪到我嘲笑他了,因為那天稍早之前,我剛好去他的店裡向他化緣,他賞給了我一個銅板,我將這個銅板給他看,證明他認不出我來,他只好稍微的修正了一下他的看法:「我那時候一定忙著在招呼客人,所以完全沒有看你一眼」,「不,不是這樣的」,我回答他:「你看我看得非常清楚,我走過你的店門口,你看見我,並且把我叫回來,又拿給我這個銅板。我的偽裝非常好,現在我只要不要開口講話,人家就不會認出我的聲音了」
他們對我的滑稽的行為感到很有趣,卻不知道我的僧袍是偷母親的紗麗染成橘色的,因此他們沒有告訴我的母親,我就繼續我模仿佛陀的行為。
我的母親只有三件紗麗。有一天,在我偷走她那件白色紗麗沒有多久,她洗另外二件時發現少了第三件,而她剛好需要穿它。當然,她遍尋不著,她從來沒有問過我,因為,既然我不是一個女孩子,她當然不認為我有可能拿走它,因此,她最後認為應當是她借給了別人,而別人忘了還她。
我模仿佛陀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我發現佛陀會在公眾的場所講道,這個新發現讓我很興奮,因為我又找到一個新的面向去模仿他。我對於佛教一點也不瞭解,但是當時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樣的無知,對於我模仿他會構成什麼障礙。
在我們村莊中央有一座鐘樓,而在鐘樓附近有一個講台,一些地方官員會站在這個講台發表他們的演說。這個地點是Faisalabad的中心,因為幾乎所有的路線都是從此處輻射出去。我穿上我的僧袍,很有信心的站上講台,發表了我生平第一次的講道。我完全記不得我說了些什麼,但一定完全跟佛教沒有關係,因為我一點也不瞭解佛教,但是我卻記得我發表演說時威風凜凜,我對著行人熱烈的高談闊論,不時的舉起我的手臂,又用手指比來比去以強調我演說的重點,這是我看政治人物在發表演說時很愛用的手勢。
我感覺到我的講道生涯有了一個成功的開始,並且向著我模仿佛陀的目標又向前了一步。其後我又陸續回去鐘樓那裡發表了幾次演說。不幸的是,Faisalabad並不是很大的地方,不可避免的總會有認識我的人認出了我,因此,有一天我的鄰居認出了我,並且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的父母。
一開始我的母親不相信這件事情,「這怎麼可能,他哪來的橘色的僧袍呢?」,突然之間,她想起來她那件一直找不到的白色紗麗。我的母親跑到我的房間,發現我裝紗麗的紙袋..遊戲結束了,這個發現有效的終止了我模仿佛陀的生涯。
這是我生命中一段荒謬卻有趣的插曲,然而,我卻可以看出它反映出我當時的心靈狀態。我有強烈的渴望要尋求神,但是卻不知道要從什麼管道尋找到祂,因此只能模仿這些聖人的外在行為,在我的心靈裡我認出了佛陀的神聖性,而我幼稚的、無知的模仿他,企圖跟隨他的腳步,只是彰顯了我自己內在那極為強烈、燃燒的渴望,想要找到神。我並沒有被邪靈附身,並且我一點也不認為這些行為只是小孩子的惡作劇,有一個更高的力量驅使我如此行,驅動著我要回歸實相(Reality),邁向自性(Self),在我的內在有一個極其嚴肅的部分,催促著我返回那個極為喜樂、幸福以及平安的境界,那是我曾經經驗過,並且知道它就是我內在的實相。
分享自黃淑芬小姐~~~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