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獨處對苦行者是必要地嗎?

答:獨寂是在於人心之中。人可能在濃密紅塵中仍然保持心智地平靜;這樣的人、永處於獨寂之中。另一個人可能身在山林,卻無法攝定其心。他不能夠說是在獨處。獨處是種心態;執著諸事諸相之人無能獨處,無論他身在何處,無所執著的人則永處獨寂。

問:我有時會清楚地驚鴻一瞥到一種意識,它地心中超乎平常地自身,而且似乎涵蓋了萬事萬物。如果不談哲學性的概念,薄迦梵會如何建議我未修行已獲得、保有,並擴展這些稀有地閃現?欲修得此種覺受需要隱居嗎?

答:外在!內在外在,因誰而有? 內與外只能在還有主客之分的時候存在。主體客體,又是因誰而有?在參問之中你會發現兩者溶成一個唯一的主體。看看誰是那主體;這參問會將你帶到超越主體的純粹意識。
平常的自身即是心智,而心智困於種種限制之中。但是純粹的意識超越了限制,只能由上述的參究達到。
獲得:自性本在當下,你只需去揭開覆障自性的面紗。
保有:一但你了悟自性,自性便成為你直接而立即的覺受,永不失落。
擴展:自性無所謂擴展,恆常如一,不收不放。
隱居:居於自性,便是獨處。世間無有異於自性之物。隱居必定是從此地退至彼地。此地彼地,卻都不離自性。萬事萬物皆是自性,你要退居到哪裡去?
修行只是為了防止內在的平靜受到擾亂。無論修行與否,你永遠存在於真性之中---無疑無惑地保持本然,即是你的真性。

問:我如何獲得平和?我似乎無法藉由參問來得到和平。

答:平和是你自然狀態。是心智阻礙了你的自然狀態。你參問只是在心智中做。參究何謂心智,心智便會消失。一離念頭,實無心智這樣的東西。然而因為念頭的出現,你推測出一個念投所從來之物,明知為心智。當你深入探測,便會發現實無心智這樣東西。當心智因此消亡,你便會了悟永恆的和平。

問:一個居士如何追求解脫的生涯中過活呢?難道它不應該成為一個托缽僧以求解脫嗎?

答:你為什麼認為你是一個居士?即使你是一個棄世者,認為你是一個棄世者的想法也會糾纏你。不論你繼續居家中或是出家投入山林,你的心智都會糾纏你。自我是思想之源。它創造出肉身和世界,並且使你是自己為居士。如果你棄世,這不過是把棄世者的想法代替了居士的想法,把山林的環境代替了居家的環境。然而心理的障礙會一直跟隨你。它們在新的環境中甚至會有增無減。

改變環境並無助益。唯一的障礙來自心智,不論是在山林或是家居,它都必須被超越。如果你能在山林中做到。為什麼不能在家中?所以為什麼要改變環境?你現在就可以努力,不管在什麼環境。

問:一個已婚的人能了悟自性嗎?

答:當然能。不管已婚未婚,人都能了悟自性,因為自性就在此時此地。如果它不是如此,而需要在特定時間已努力來獲得,或是新奇而需要向外求取的話,它便不值得追求了,因為不自然的事務也不會是永恆的。然而我所說的是,自性即在當下,且是唯一。

 

問:通過詩句、音樂、持咒、拜神、瀏覽美景、誦讀靈性詩篇等等。
我有時體會到真正的萬物一體感。這種深沉而幸福的佇靜,是否就是薄迦梵所說的進入本心?這樣的修行是否能帶人進入更深的三昧,並終於了悟實相?

答:心智遇見愜意的事物,便有喜樂。這是自性固有的喜樂,此外無有他種喜樂。喜樂既不遙遠也不陌生。在你感到愉悅的時機裡,你沉入了自性;這沉潛導致了本來自在的喜悅。然而意念的連結將你內在的喜悅混入其他的事物與事件。在這些時機裡,你無意識地躍入了自性。如果你有意識地如此做,深信你即等同喜樂,等同自性,等同實相,此即名覺悟。我要你有意識地潛入自性,潛入本心

問:我應該如何達到自性?

答:自性無所謂達到。如果自性是要被達到,這意味著自性不在當下,而須外求。自外求的來也會再失去。所以他不是恆久的。不是恆久的就不值得追求。所以我說自性不是被達到的。你就是自性。你已經是"彼"(That)"。事實是,你無知於你自己的喜樂境界。無明再清淨自性,亦即是喜悅之上遮覆了一層面紗。修行只是為了要揭開這張無明之紗。這張無明之紗不過是一種錯誤的認同,將自性誤以為肉身、心智等等。這個錯誤認同務必去除,而後唯有自性留存。
因此人人皆能覺悟,覺悟在求道者之間無有分別。對能不能悟的懷疑以及"我未悟"的觀念,本身就是障礙,應該超脫這些障礙。

問:修習禪定之時,諸般念頭卻浮現的更加厲害!

答:是的,所有種種的念頭都會在修習禪定中浮現,這是對的。因為潛藏於你內在正要被帶出來。除非念頭浮現,否則如何消滅?念頭自發地浮現,只是要在同時被熄滅,並因此增強了定力。

問:如何收攝心智?

答:如果了悟自性,那就無心可收了。當心智寂滅,自性自然輝耀。悟道者的心智可能是活耀或者不活耀:自性獨自存在。因為心、身、世界皆不離自性,不能獨立於自性之外。它們能相異於自性嗎?只要決之道了自性,一個人何必擔憂遮些幻影?它們如何能染濁自性?

問:如果心智只是幻影,那麼一個人要如何去知道自性?

答:自性就是心,自照自明。此種照明自心中升起而達到頭腦,亦即是心智的座位。世界是藉由心智看見,所以你藉由自性反應的光來看見世界。世界是藉由心智的活動來感知;當心智未被如此照明,便覺知不到世界。如果心智轉向內在,朝向這照明的本源,客觀的知識便會終止,而自性作為心獨自照耀。月亮藉著反映日光來照耀。日落之後,月輪普現萬物。日昇之時,雖然月輪仍見於空中,人們已不需要它了。心智與心的關係,亦復如是。心智因藉著反映的光才成為有用。它被用來看見萬物。當心智轉向內,它沉入照明的本源,一如白天里地月亮。
黑暗之中,須有燈燭放光。日出之後,萬物歷歷自現,燈即無用。遇見太陽,不須有燈,只要將眼睛轉向那自照自明的光源。心智亦復如是:遇見萬物,需要有從心智反映出來的光;遇見自心,則只須把心智朝向它。如此一來心智便形同虛設,而心則自放光明了。

---拉馬那、瑪哈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開悟 覺醒
    全站熱搜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