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VII

 SAKSHATKARA    

REALISATION 

第七章 證悟   圓滿

 

1. 

在之前的章節裡講述了,首先要獲得直接的認知,然後消除心智的潛在因素,潛在的習慣,經常性行為,蟄伏的傾向,以便於能夠認知了悟【梵】。現在就來講述圓滿證悟。大師說:“聰明的孩子,現在你已經通過自我質詢探究【本我】,獲得了直接的認知,你要繼續去堅持不斷的冥想“梵我”。

 

2. 

D.: 大師,現在我已經通過質詢,獲得了直接認知,我的任務完成了,為什麼我還要深入冥想,這是什麼樣的目標和結果?

 

3-4. 

M .: 儘管通過反复內省,已經獲得了對【本我】的直接認知,不通過冥想,【梵】就無法圓滿了悟。為了去親身體驗“我是梵”,你必須持續不斷的冥想“梵我”。

 

5-6.: 

D.: 為了認識到“梵”,你要求我去持續不斷的冥想梵我。我已通過深入質詢探究神聖字句---“那就是你”,獲得了直接認知。為什麼我現在還要持續冥想“梵我”呢?

M.: 如果你的意思是說,質詢和深入探究那神聖字句,就會導致對“梵”的認知,誰能否認?沒人否認。沒錯,這個質詢和深入探究必然以---對“梵”的真正圓滿證悟為結果。讓我們現在就對這“神聖文字”做探究質詢。在“那就是你”這句神聖字句中,暗示出“誰對誰”的認同?這必然是屬於意識覺知觀睹著“個體”的五重包鞘,“你”的意義是暗指和“梵“一致;“那”的意思,不可能是暗指那“個體靈魂”( jiva) ,換句話說,它不是說“個體靈魂”和“梵”一致。通過對身份認同的質詢探究,就肯定發現,那覺知觀睹,無疑和“梵”是一致的。這個覺知觀睹和“梵”一致的身份認同,對你來說有什麼價值嗎?

 

7.  

D.: 深入質詢探究這“神聖語句”,此時一個人,了解到那觀睹就是梵,反之亦然,那麼你怎麼能冒出“這對某人有什麼價值?”這樣的問題來呢?它的價值不言自明啊。原先這個求道者對“身份認同”無明無知,而現在,通過自我質詢探究,他明白了。

M.:通過自我質詢,你確實已經明白---那觀者就是“梵”,並且是連續不斷的,完全一體完美的“梵”---就是觀睹者。但是這個認知依然還是不徹底,不究竟的,並且對你的目標沒什麼幫助。好比說,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他對事實真相的無知,使他不知道,不認識一個住在城堡裡的國王---也即這宇宙的君主,後來他才知道這真相。那麼請問,這個新獲得的認知,怎麼改變他的位置和境遇?對他的處境來說,這個對事實真相的認知,毫無價值,一無是處,沒有什麼幫助。

 

8. 

D.: 在自我質詢之前,無明遮蔽是壓倒性優勢。自我質詢之後,就獲得了“那覺知觀睹就是梵”的認知。現在這認知已經取代了無知。這就是作用,就是價值啊。

M.: 這個認知,事實上帶來了什麼影響?不管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那觀睹都永住於“梵”。你對真相事實的認知,還沒有能讓你住於“梵”---那觀睹者。同樣的,就如同那窮困潦倒的乞丐,不管他知道不知道,認識不認識那城堡裡住的國王就是宇宙之主。他的知識根本不可能讓他成為住在那城堡裡的萬王之主。現在你已經知道那觀睹就是“梵”了,那麼請問,對你來說發生了什麼變化?告訴我。你不會有任何變化。

 

9.  

D.: 為什麼不會?有變化的,有不同了。那神聖語句教導說“那就是你”。持續的自我質詢和深入探究這句話的意義,讓我已經明白,觀看著五重包蓋的那觀睹者就在我內在中,和“梵”一體同一。由此,我已經知道,我就是梵,而這也就是另一句聖言。對我而言,遮蔽了“觀睹者和梵一體同一”的無明,通過這認知已經被揭開,伴隨著這個認知,我已經了悟梵。

M .:你怎麼能夠聲明說,已經了悟梵?如果通過“我是梵”這樣一句概念文字的話語,你理解了你自己就是梵,那麼這個“我”是誰?不過就是個"jiva"而已---"個體靈魂",或者說"個體自我意識ego" ,難道不是嗎?個體自我ego,又怎麼可能是【梵】呢?這就好比,那窮困潦倒的乞丐,即使帶著他對國王的新知識,他自己還是個乞丐,不可能讓他成為那國王;同樣的道理,那變換莫測,反复無常的個體自我ego,永遠也不會和“不變恆常”的【梵】一致。

 

10-14. 

D.: 的確是你說的這樣,這無疑是肯定的。但質詢探究“我是誰?”它明確的顯現出,由於缺少對“不變恆常”的觀睹者的自我質詢和探查,就把那變動不停的“個體自我ego”錯覺成了他自己。現在他明白了“我不是那變化不停的個體自我ego,而是停留在“永恆不變的覺知觀睹”。現在這觀睹者說:“我是梵”。這能有什麼不妥嗎?

M .:觀睹者說“我是梵”?你怎麼能抓住這個不放呢?是那“不變恆常的觀睹”在說話,還是那個“變動無常的個體自我ego”在這樣狂妄的宣稱?如果你說,這是觀睹者在說話,那麼你錯了。因為那觀睹者停留在不變恆常上,是對這個“假我”的持續觀睹。他不是幻想和自大自負本身。如果他也幻想自大,他就不會有觀睹者的存在品質,因為他會讓他自己變動起來。作為恆常不變的[存在],觀睹者是脫離任何關聯染著的,哪怕是一點點概念的痕跡所關聯追索出的---諸如“我”或者“梵”的概念觀念都沒有,所以也不可能認為“我是梵”。根本就沒有任何論據基礎支持你的爭論,也即“是那觀睹者在說這個話”。

D.: 那又是誰?---知道“我是梵”?

M.: 因為剛才已經所說,它必然是跟著“個體靈魂”,那個Jiva,或者必然是“假我ego”有這個認知。

D.: 這個是怎麼繼而產生的? 

M.:為了從這個反复的生死循環輪迴中解脫,無知的人們,不得不去從事於認知“我是梵”的實修。對於觀睹者來說根本沒有無知無明的遮蔽。不存在無明遮蔽,也就沒有認知了悟;沒有任何“無知”,也就沒有任何“要去認知”的。只有“無知”才必定要去搜尋謀求“認知”。誰能成為“無知”或者“認知”的主體,除了那“假我ego”之外還有誰?這是不言而喻的。那“觀睹”,那“本我”,存在於底層。在這個真實底層上,“認知”或者“無知”的疊印表面現象顯現著,而【本我】這觀睹必然超然於這些現象(不受它們影響)。正相反,那“假我ego”被“認知”和“無知”給迷住,擁有“認知”或者“無知”並被他記錄在案。如果你問他“你知道那【本我自性】正觀看著你嗎?他會回答說:“誰是那個觀睹者?我不認識他”。 

 

於此,那“假我”的“無知”是很明顯的。聽聞吠檀多,認識到“存在一個內在的觀睹者”在觀看他,於是通過學習吠檀多,他明白了那觀睹者就是“本我自性”。進而深入自我質詢探究“本我”,由於那無明遮蔽的面紗掩蓋,【本我】它不顯現,當那面紗掩蓋---因為深入探究質詢自我---被揭去,於是他直接認知,明白了那“觀睹”那“本我”。但也很明顯,這還是“假我ego”的認知。這還只是“Jiva”個體靈魂,個體自我ego,只有它具有“認知”-“已知”或“無知”的現象,“是”或者“非”,而根本不是那內在觀睹者。你必須現在承認,是那個體靈魂Jiva,個體自我ego擁有“我是梵”的“認知”。因為那個變動變化的個體靈魂,對那“不變恆常”的觀睹者,已經變化成“已認知”的“已知”了,所以他和觀睹者不同。

 

就算這窮困潦倒的乞丐,曾經見過國王,認識國王,但乞丐也不可能是國王。所以同樣的道理,這變動不停的“個體靈魂”也不可能是那恆常純淨的觀睹者。除非就是那觀睹者“本我”,否則那變動不停的傢伙不可能是“梵”。因此,這個“我是梵”的感受是虛假的。

 

15. 

D.: 你怎麼能說“只是看見那觀睹者的話,我就不可能認知到我是觀睹者呢?對“他作為底層基礎的真正存在本質,或者對那觀睹意識”的無知,個體靈魂就作為“假我”四處遊蕩。可是,在一個認真仔細的自我調查,探究到它的真實的真正“本性本質”,他明白了那觀睹者,並且把他自己認同為那觀睹者---那眾所周知的,持續不斷的,一體完全完美的“梵”。所以這個“我是梵”的感受是真實的。

M.: 你所說的“個體靈魂,能夠把他自己認同為觀睹者”,這是肯定正確的。觀睹者毋庸置疑是“梵”。但僅僅只是瞥了一眼那“觀睹者”,又怎麼能夠幫助這個體靈魂把他自己融入歸於這觀睹者呢?除非個體靈魂只“剩下”觀睹,只保留,只停留在觀睹,否則他不可能知道他自己就是這觀睹者。

 

只是看了那國王一眼,一個窮困的乞丐是不可能知道他自己就是這國王。但是,當他成為國王(坐在國王的位置上,做了國王所做的一切)他就能確證自己的的確確就是國王。同樣的,這個體靈魂,還是在持續的變動不停,而根本沒去成為那恆常不變的觀睹,沒去坐在觀睹者的位置上恆常不動的觀睹,那麼他就不可能確證自己就是觀睹者。如果他不是觀睹者,他怎麼能是那連續不斷,一體完美的“梵”?他不可能是。就如同對城堡裡的國王投以驚鴻一瞥,一個窮光蛋的乞丐怎麼也不可能因此就成為國王,更不用說成為宇宙之主了;所以同樣的,那觀睹者,比“以太”還要更完美,脫離和那“知者”,需要認知的“未知”和“已知”三位一體做交換,用不著通過這“三位一體”來交流交往,傳達和傳送信息,這觀睹者它永恆,純淨,覺知,自有,真實,至高無上並且極樂至福,個體靈魂Jiva 對它的驚鴻一瞥是不可能幫助個體靈魂成為觀睹者的,更不用說那持續不斷,一切完美完全一體的"梵"了,也不可能確證“我是梵”。

 

16.

D.: 如果是這樣講,那在聖言“我是梵”這句話裡,那被以“同等,同格,同位”放進這句話裡的兩個名詞---“我”和“梵”,又是怎麼和合而同體的呢?依照語法規則,經典裡的這句話,清楚的表明,那“個體靈魂”和“梵”是同階同等的。這又怎麼解釋呢?

 

* samanadhikarana 無自性和合而為同體

 

17-18. 

M .: 在“同等-同階-同位”的兩個名詞之間,通常普遍的語法協議規則有兩類:mukhya和badha,也即“無條件的,絕對的;無限制的;無保留的”和“有條件的,相對的,有限制的,假定的,有所保留的,有假設前提的,由一定條件誘發的”。對此,經典並沒傳達這個“無條件,無限制,無保留,絕對”的含義。

D.: 這個“絕對”是什麼含義?

M .: 在一個罐子裡的“以太”和在另一個罐子裡的“以太”,或者在一個房間裡的以太,或者空間裡的以太,都具有同一性質。因此某一以太就和另一個以太是同一體同一個。相類似的,空氣,火,水,土壤,陽光等等。上帝在某人內在的映像,和在其他人內在裡的映像也是同一的,在某“存在體”內在的觀睹覺知和在另一個存在體內在中的觀睹覺知意識也是同一的。而經典並不是告訴你,在“個體靈魂”和“梵”之間,是屬於這一類的同一性,而是告訴你另一種---“有條件”的含義。

D.: 有條件,是什麼?

M.: 丟掉所有現象,扔掉所有的表象,形狀,結構,那麼就和底層基礎完全一樣。

D.: 請詳細闡述這一點。

M .: “我是梵”意思是說,在完全扔掉“假我ego”之後,那唯一剩餘,那留下的存在,或者那純粹的覺知意識,那扔完了所有的,再無法扔掉的剩餘,就是梵---什麼也沒扔掉,還保持著這個“個體性”認同觀念,維護著這“個體靈魂”,在看了一眼“梵​​”之後,並沒去坐在“梵”的底層位置上融入“梵”,就確信他自己是梵,這是極其荒唐的說法。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首先必須徹底拋棄乞討,並且坐在王位上,去真正管理一個國家,才知道他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國王”;一個人渴望神的權柄,首先必須跳進恒河把自己淹死,離開這個“個性”的身體,把它自己變成天尊;在他可以確信他自己是一尊神之前,通過他的非凡的,特別的,不尋常的一心一意(一境性)去成為“信仰-熱愛-奉獻”,扔掉他的肉體成為一個皈依者,而把自己融化歸入“神”。在所有這樣的實際案例裡,當乞丐知道他自己是國王,或者一個人是天尊,或者皈依成為神,他們就不可能還保持他們之前的“個體特徵和個性認同觀念”,並且他們都同樣的,完全認同他們自己是更為卓越的存在。同樣的,對於解脫自由的求道者,在他確定無疑確證“我是梵”之前,必須首先拋棄作為一個“個體”的個性和特徵品質屬性的認同,而不再認同他是一個“個體”。這才是那句聖言的意義。除非完全拋棄一個人的“個體性特徵和個性屬性”的認同觀念,這個人就絕不可能是“梵”。所以要成為“梵”,扔掉所有個體的獨特性特徵的頑固認同,拋棄個性特徵的認同觀念,扔掉“假我ego”是必要條件。

D.: 那變化無常的“個體靈魂”不可能是“梵”。即使他放下了他自身的“個體個性”認同,解除了他自身的“個體的獨特性”的認同觀念,他怎麼能成為“梵”呢?

 

19. 

M .:就好比一條蛆,丟掉了它具有的特性,就變成了一隻黃蜂。一條蛆被一隻黃蜂抓來並保存在黃蜂的蜂巢裡。黃蜂一次又一次,時不時的跑回蜂巢蟄傷這條蛆,以便這蛆對於導致它受折磨的身體,始終處於恐懼中。黃蜂持續不斷的想法,把這蛆轉化成了一隻黃蜂。類似的,持續不斷的冥想梵,求道者失去了他原來的“個體性”認同,把他自己轉化融入“梵”。這就是梵的圓滿。

 

20.  

D.:這個比喻無法說明關鍵問題,因為個體靈魂是變動的,並且是在那---純淨的存在的“梵”---真實實相上的“虛相”呈現。當一個虛假的事物喪失了它的虛假,這整個虛假的存在就湮滅了;它又怎麼可能變成真實實相?

 

21. 

M .: 你的懷疑是,一個疊印上去的虛假相是怎麼翻轉變成它的底層真實實相的,這很容易澄清。觀察一下那真珠質和銀光,銀光假相消失了,而真珠質還在,或者一條繩子和蛇,當“蛇”的假相消失了,繩子永遠還是繩子。同樣類似的,個體靈魂疊印在梵---真實實相上,個體靈魂的假相消失了,“梵”依然在。

D .: 這些都是幻相,是無條件的,那麼反之,個體靈魂的現像是有條件的,僅僅是由於內在本性能力---心智,而顯現為一個疊印。只要有心智,就還會顯現個體靈魂或者個體,而心智是過往因緣業力的結果。只要它依然有剩餘殘留而未耗盡,個體靈魂勢必還會呈現。就如同一個人臉的映像,是要以面前的鏡子或者水面來作為條件的,不同的條件就有不同的映像,所以是獨特性的---由心智上的一個人過去因緣業力的影響效果而定。這個獨特性,個體性怎麼可能盪除?

M .: 毋庸置疑,只要心智活動存續,那麼個體性就持續。就如移除面前的鏡子,映射鏡像就消失了,同樣的,個體性能通過冥想讓心智寂靜止息而被抹去。

D.: 個體性因此而消失,個體靈魂就變成斷滅了。成了斷滅,他又怎麼融入“梵”?

M.: 個體靈魂僅僅只是一個虛幻現象,不脫離它的底層真實本體。是建立在“無知無明遮蔽”的條件上的(或者說心智),當這條件移除,個體靈魂就作為底層真實實體而留下來,就此情形而言,對個體靈魂來說,就好像一個做夢的人。

 

22-23. 

D.: 怎麼說?

M.: 一個做夢的人,在他的夢裡是,他覺得他是清醒的人。做夢的人,並不等同於清醒狀態下的人,也並沒和清醒狀態的這個人分離割裂。因為一個人香甜的睡在他的床上,哪兒也沒去,可是他作為夢中人,他卻跑到另一個地方遊蕩徘徊,忙於很多事情。夢裡這個遊逛的人,不會是這個躺在他床上酣睡的人。但這對於他來說,能說是有區別嗎?也不盡然。因為從睡夢中醒來,他說“在我的夢裡,我遊歷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很多事情,快樂或者不快樂。”很明顯,在清醒狀態下,他把清醒狀態下的他自己,和夢中的體驗者等同化一了。此外,再沒有其他的體驗者能看到。

D.: 不異於,也不等同於“清醒狀態的體驗者”,那麼誰是這個夢的體驗者?

M .: 睡夢的虛幻力量,營造出一個貌似真實的虛假宇宙天地,其中的夢境體驗者也僅僅只是一個錯覺,就好像在一條繩子上所看到的“蛇的錯覺”。伴隨那夢的虛幻力量耗盡,做夢的人忽然消失,結果只是醒來成為現實的本體,那原本的清醒狀態下的“個體自我”。同樣類似的,這經驗上的“個體自我”個體靈魂,它既不等同於不變恆常的“梵”,也不異於“梵”。在本性能力中,心智是通過“無知”無明遮蔽所幻想幻化出來的,是虛構空想的,“本我”是被心智“反照”的,並且如同鏡子裡的映像,水中的倒影,心智把它自身顯現為,經驗上的,以經驗為依據,變化無常並且帶有特色特徵性的個體自我。使得某一個圖像疊映在另一圖像上,這是一個有層階的層層疊印的假象。但由於這些層層疊印,脫離它們的真實本體就不可能存續,所以這個經驗上的個體自我,不可能異於那“絕對本我”。

 

(類比計算機3D場景的貼圖和蒙皮程序技術,將多種物體,人物,按照多次曝光的方式,連續疊加貼圖到一個屏幕底層上,看上去它們是在同一畫面裡,在計算機平面製作中,這叫做分層磨皮,一張照片也是如此。可以把多張單獨的照片重疊在一個場景內,多次曝光然後合成,比如電影特效的藍幕拍攝方式。另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就是混沌攝影,在一台攝像機前,放置一個顯示屏,顯現攝像機實時拍攝的圖像,然後把一根蠟燭放在攝像機和屏幕直接晃動,很快就會看到絢麗的不可思議的圖形壯觀的顯現出來。第一次拍攝的畫面被二次曝光投射到屏幕,然後再被三次曝光疊印,四次,五次....形成無法計數的自我複製鏡像疊印。已經完全不是蠟燭的樣子了,但所有這些絢麗多彩,變化多端的影像,的確來自於這根蠟燭的晃動,以及攝像機和顯示屏幕之間的這種簡單秩序。通過如此簡單的規則秩序,一個小亮點就可以營造萬千幻象。---譯者)

 

D.: 這是誰呢?

M.: 顯現於“無知無明遮蔽”產生出的心智,然後消失於深睡,昏厥等等狀態裡,依次接連相續,這個憑經驗的,以經驗為依據的個體自我就把這些連接相續,推斷為只是同一個靈魂幻影---個體自我它自己。隨著中間媒介,或者起到限製作用的---“非本質”的附加屬性,以及心智,它們同時同步一起消失,個體靈魂就回復成底層本體---那真實存在或者梵。心智止息滅除,個體靈魂就能夠知曉他自身就是“梵”。

 

24.

D.: 隨著那起到限製作用的“非本質”附加屬性的湮滅,個體靈魂就斷滅了,他怎麼能聲稱“我是梵”?

M.: 當那有限制局限的,無知無明遮蔽的夢境消失,做夢者並沒斷滅,而是顯露成清醒的體驗者。所以同樣的,當心智止息滅除,個體靈魂就顯露為它的真實真正存在-梵。所以一旦心智止息湮滅,就不會留下任何踪跡,了無踪跡可尋,個體靈魂會確鑿的認識到“我是存在-知曉-極樂,非二元的梵;梵就是我,本我”。

D.: 如果這麼說的話,這狀態必定就如同深眠一樣,毫無任何樣式形相。在這個狀態,怎麼可能有“我是梵”的體驗呢?

M .:正如一個夢的終結,做夢的人甦醒成清醒的體驗者,聲稱“我一直在做夢,夢見我漫遊在一個陌生奇怪的地方等等...,可是我依然只是躺在床上” ,或者好比一個瘋子,在治好了他的瘋癲之後,只剩下“自得其樂”,或者一個病人,在治好了他的病之後對他之前的疼苦折磨,感覺很驚異,或者一個窮人成了國王之後,完全忘了這回事,或者對他過去潦倒窮困的狀態一笑了之,或者一個人成為天神後,享受著那新的極大快樂,或者一個信徒,在與他所皈依的“神”合一之後,停留在極樂中,所以同樣的,個體靈魂在顯露為“梵”時,驚異於---他作為自始至終一直只是梵,怎麼成了一個四處遊蕩,孤苦無依的生物,幻想出一個宇宙世界,上帝和個體,他問他自己,是什麼玩意,幻想出所有這些怪想的,怎麼他現在自始至終始終,依然是獨一的存在-知曉-極樂,無任何差別,無內無外,體驗著梵的無上極樂。因此,對於個體靈魂來說這個實現是完全可能的,只因心智的完全止息湮滅,而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

 

25. 

D.: 只有心智狀態,才能有體驗。那麼當心智被止息湮滅,誰又能有“我是梵”的體驗?

M.: 你說的對。心智的止息湮滅有兩種:rupa(色法,色界)arupa(無色,無色界)也即“有外觀外相”的方面和“無外觀形相”的方面。當我剛才講述的這個止息湮滅,都是指前者“有外形有外相”(色法)的方面。唯有當心智止息湮滅了它的“無外觀形相”(無色法)方面,就不可能有體驗,正如你說的。

D.: 請詳細闡述這兩個心智的類型以及它們的止息湮滅。

M .: 那些潛在的蟄伏的印象(深層潛藏的很頑固的感受感想印記)顯現為諸多模式狀態(心念漩渦)組合構成了“有外在形象”方面的心智表象。它們的抹消,就是對心智這方面的止息湮滅。另一方面,由於潛在因素的消亡,接著發生的三摩地等持狀態中,沒有任何睡眠中的那些昏沉恍惚,沒有任何世界的幻象,只有“存在-知曉-極樂”,這是心智“無外觀形象”的方面。這一方面的湮滅就意味著心智的“無外觀形象”方面的湮滅。如果這一方面也湮滅,就不會有任何體驗---甚至於對無上極樂的體驗也不會有。

 

*譯者註:在《阿含經》中佛陀解釋了“五上分結”其中有“色界貪,無色界貪”。)

 

D.: 這個湮滅何時發生? 

M.: 在解脫者脫離時。只要他還活在身體裡,它就不可能發生。心智是湮滅了它的“有外在形象”的方面,但不是它的“無形”方面。活著就解脫了的聖賢,因此而體驗著極樂。

 

26-27. 

D.: 簡單的來說,圓滿證悟是什麼?

M.: 熄滅止息心智的“有外觀形象”(色界)方面,心智在這方面的功能作用是把有限製作用的“非本質”的屬性附加在個體上,摧滅這方面的心智,去還原為純淨的心智,在心智的“無形”(無色界)方面,它的性質只是“存在-知曉-極樂”,並且體驗著“我是梵”,這就是圓滿證悟。

D.: 這個觀點有其他方面的支持嗎?

M .:有的。商羯羅尊者曾講過:“正如在無知無明遮蔽狀態裡,遺忘“梵我”的身份,不理會“對梵我的認同”,一個人就真的相信他自己是這個身體,因此同樣的,在明白和了悟之後,就不會把這個錯覺的虛幻身體當作“本我”,於是脫離身體的幻象,變得不再認同和注意這身體,並且毫無懷疑,明白無誤,始終體驗著作為“存在-知曉-極樂”的“本我”,與梵完全同一,這就是被稱為圓滿證悟。” 聖賢們講了--- “住於真實本我而穩固不動搖就是圓滿證悟”。

 

28.

D.: 這是誰說的,在那兒講的?

 

29. 

M .: 瓦西斯塔曾在《瓦西斯塔瑜伽》中講過:“正如心智如磐石寂靜不動,並且沒有任何模式樣態,因此也就像那磐石內部一樣沒有任何模式樣態,也沒有念頭的飄蕩,但並沒沉睡,也沒意識到“二元性”,只是穩固於真實本我而不動搖。”

 

30-31. 

所以說,除非擦去“有外觀形象”方面的心智,並且穩固在真實本我上不動搖,否則任何一個人怎麼能夠實現“我是梵”?這不可能的。簡而言之,一個人必須讓心智寧靜下來,熄滅一個人的“個體性和個性特徵”的認同,並且穩固在真實本我的“存在-知曉-極樂”上持續不動搖,以至於和那文字“我是梵”融合一致,一個人就能圓滿證悟“梵我”。而另一方面,基於對梵的直接認知,就去聲稱“我是梵”是荒唐的,好比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基於看到了國王,就聲稱他自己是國王一樣可笑。不要去用文字言語來聲稱,而只是去穩固“在”真實“本我”上不動搖,並且沒有任何言語念頭就確證確鑿的知曉“我是梵”,這就是“梵我”的圓滿證悟。

 

 

32. 

D.: 毫無懷疑,明確無誤並且堅定的穩固在“梵我”的聖賢,會怎樣?

M.: 始終停留在“存在-知曉-極樂”,非二元,一切完美,一切即一,整體一元的梵,即使當它經歷著過往因緣業力所導致的當前的果報之中,他也不會動搖。

 

33-35.

D.: 只住於梵我,他怎麼還要遭受那些由過往因緣業力而導致的體驗經歷和行為活動呢?

M.: 因為聖賢毫無疑惑,並且明白無誤的穩固於真實本我而不動搖,就沒有任何過往因緣業力。而因為因緣業力的缺席,就不會有任何果報,所以既沒有體驗經歷也沒有任何行為活動。只存在沒有模式,沒有樣態的梵,就不會有任何體驗者存在,也沒有任何體驗經歷,以及客體對象的體驗。所以對聖人來說就不能說有任何過往業力留存。

D.: 為什麼不能說,他的過往業力是現在耗盡的?

M.: 這個提問者是誰?他一定是個自我哄騙的人,而不是一個智者聖賢。

D.: 為什麼這麼說?

M.: 有體驗經歷,就表明還在“自我哄騙”;沒有其一,就不會有另一邊。除非有某個客體對象,否則體驗是不可能的。所有一切客體對象的認知體驗都是“自我哄騙”。梵是無二元性的。所有一切“名相”都是經由“無知無明”的遮蔽,層層疊印在梵上的,這確定無疑。所以說,體驗者必然有無明遮蔽,而不是一個智者聖賢。聖賢智者早已經自我探究質詢,深入事物的本性,並且了悟它們都是無知無明遮蔽所導致的貌似真,實際假的“名相”,因而聖賢智者穩固於“梵我”而不動搖,並且一切即獨一的梵。他還要去享樂什麼?無人無物。因此,對於智者來說,毫無過往業力剩餘,也毫無當下客體物質享樂的體驗,也沒任何行為活動。

 

36-37.

D.:   然而我們並沒看到他免於過去的因緣業力的經歷體驗啊;換句話說,他就像一個無明無知的普通人一樣,行為造作在世間啊。這又怎麼解釋呢?

M.: 在他的觀看境界裡,沒有任何諸如過去業力,享樂或者行為活動的衝動。

D.: 他的觀看境界是什麼呢?

M.: 對他來說,只有完美純潔而無別物,無染的絕對知曉“以太”。

D.: 但他怎麼看上去經歷於體驗之中的呢?

M.: 只有別人看到他是那樣的。他根本對此沒意識到。

 

38-39. 

D.: 那麼這是別人的根深蒂固的觀察透視方式所塗抹的嗎?

M.: 在《分辨寶鬘》裡,阿查里雅尊者曾講過:“隨著認知的領悟醒覺,同時同步的,無明遮蔽以及它的所有效果就會從智者那裡逃之夭夭,所以智者他不會是一個物質享樂者。然而,那些無知無明的人們奇怪懷疑,怎麼這智者還持續活在肉體裡並且還如同其他人那樣行為動作。這些無知無明的人們,從他們的觀看方式和觀點出發來看,經典裡已經確定的講過,過往的業力的動力和契機就被這些人投射到這些聖人智者身上,但不是從智者他自己的觀看視角來看。”

 

40. 

D.: 如果他真的不是享樂體驗者,也沒有沉湎於任何享樂,為什麼他要這樣顯露給別人呢?

M.:這是由於其他人,他們自己的無知無明遮蔽,這些其他人把他也看作是一個和他們一樣的享樂者。

 

41-43. 

D.: 還能這樣啊? 

M.: 是的。對於這些無知無明遮蔽的人,也只是非二元的,純淨的,絕對知曉的“以太”---把它自身顯現成---多種多樣的眾生,宇宙世界,神,不同的名相,我,你,他,它,這個和那個,這樣和那樣。就好比在一張海報上的一個虛假的人相,真珠質上的虛假銀光,把繩子錯覺成蛇,黏土本質上的餐具形狀,或者黃金本質上的形狀,基於知識以太裡的各種不同的名相,哄騙著這些無知無明的人。聖賢智者,他通過認知實修,已經盪除了無明遮蔽,獲得了真正的真實認知了悟,只永遠停留在絕對知曉的“以太”,並沒意識到世俗行為活動,客體對象的物質享樂活動及其果報。作為“存在”---他只會覺知到“知曉”的“以太”。儘管如此,其他人,由於他們的無知無明遮蔽,其他人看到他是不同的另外一個樣子,換句話說,只是一個如同他們自己行為活動的具體化投影。但他始終住於純淨,無染的以太,沒有任何行為衝動,完全的無為。

 

44-46. 

D.: 智者聖賢他們本身停留在無為,卻顯露給別人有為?這能用事例來說明一下嗎?

M.:兩個好朋友並排睡著。一個安定在無夢睡眠裡,而另一個正在做夢,夢中他和他這個朋友一起遊逛。儘管在完全的安眠中,對於做夢的這個人來說,他這個朋友在他的夢境中顯現出“行為活動”。同樣類似的,儘管這智者聖賢安住絕對知曉的以太中而無為,他顯現在其他那些還始終抓取名相,依然無明遮蔽的人們中間,對這些人來說他就是有為的有活動的。已成就的智者聖賢,以純潔本我存在,並沒涉入行為活動,完全無為,但只是顯出為其他人看到的那樣,現在這一點必須澄清。

 

47-48.  

D.: 並不是說,對於成就的聖者,無論怎樣都沒有體驗,而只是說它們都只是幻象。因為認知能夠摧滅已經被儲存的過去業力和未來業力,但不是已經開始呈現果報的業力,這些正在果報的業力必須自身耗盡。只要這種業力還在,即使從他自身觀察境界,行為活動的衝動還會繼續存在,儘管它們虛幻不實。

M .: 不是這樣的。你說的這三種業力存續的狀態是在哪一個呢?知曉還是無明?因為錯覺,所以它必然是“ 只有在無明狀態下,這三種業力才會運轉。”但在明覺知曉狀態下,沒有任何幻象和錯覺存在,不存在任何業報。始終停留在無錯覺的超然先驗的【本我】,這虛幻錯覺導致的業力果報怎麼可能發生?當他從夢境中清醒,那夢境體驗中的幻象錯覺,還能返回嗎?對於那些不再抱著幻想,已經醒悟的智者聖賢們來說,就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業力經驗了。他始終停留在無宇宙世界幻象,而只覺知“本我”---非二元,連續不斷的,一元獨一的[實體]---沒有任何樣式模式的絕對知曉以太,而空無別物。

 

49. 

D.: 《奧義書》中用一​​段文字承認了過去業力“ 只要他的過去業力還沒耗盡,智者無法脫離肉體,對他來說就會有貌似真實,實際虛幻的行為和衝動活力。”

M .: 你弄錯了。對於認知修行的“行者”來說,行為果報的這些行為活力和經歷體驗,以及這個世界,看上去都是貌似真實的,而對於已經證悟,圓滿的智者聖賢來說就全部徹底消失無踪了。修行的行者做如下練習:“我是那觀睹;所有客體對象和行為活動以及沖動都被我看到,知道。我歸於覺知,而這些都是無生命的無覺知的。只有梵是真實的;其他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 這個練習,結束於徹底認清,所有這些都是無生命無覺知的,由名詞概念和形式結構的“名相”組成的,並且根本就不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所以它們會突然消失。對觀睹者來說,這些什麼也不是,無足輕重,這些被觀睹著的所觀,因融入“梵”而終止消失。當下,剩下的只有“本我”也即“梵”。因為智者聖賢唯覺本我,自覺自在,停留在唯一的“梵”,而無任何業力想,或者世俗的行為活動。

D.: 就此而言,為什麼經典裡提及了過去業力呢?

M.: 那根本和已經證悟圓滿的聖賢無關。

D.: 那麼它究竟和誰有關呢?

M.:只對於那些無明遮蔽的人

D.: 為什麼?

M.: 儘管從智者聖賢而言,他本身的觀看,沒有任何物質享樂的行為果報,然而對於無明無知的人來說(他們在塗抹)就是自我哄騙,被他自己所看到的行為活動所哄騙。即使告訴他,對智者聖賢而言,根本沒有任何物質的客體對象的享樂,但是那無明的人還是不會接受這說法,還是持續的去懷疑,怎麼這聖者還在行為造作。為了脫掉他們這樣的懷疑,經典就對那些無明的人們說,對於智者聖賢依然還有剩餘的業報。但是經典根本沒對聖賢們說“你還有業報”。所以經典所講述的,對於聖賢的剩餘業報,真的並不是從聖賢的角度來講的,而是講給不斷懷疑的人們聽的,是為了免除它們的猜疑。

 

50-51. 

D.: 覺悟能夠圓滿,只有在“個體特徵,個性的”認同觀念完全湮滅之後。但誰會同意去殺死他的“個體”性,誰會願意犧牲自己的個性?

M.: 對跨越這個虛幻的,悲慘的,痛苦無常的生死輪迴而來到彼岸,歸入那純淨,永恆的梵,一個人會義無反顧的樂於犧牲他的“個性”。就如同一個人渴望成為一個天尊,心甘情願的把自己投入烈火,或者把自己淹死在恒河裡,以便結束這個人類的肉體,而顯露為一個神,同樣的,對解脫自由的求道者,願意通過實修聽聞,自省,以及深思冥想,殺死自己的個體自我(認同),犧牲他的個體性(認同),而融入無上的梵我。

 

52. 

對於“圓滿證悟”這一章,到此結束。勤勉的學習並且深入理解這一章,尋求實相的人會剿滅心智中那起著限製作用的“非本質”的附加屬性(也就是這個方面產生著個體性的呈現),並永駐於唯一的梵。

 

 

(第七章全文結束)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2b8240106m09m.html

-------------------------------------------------- -----------------------------

原文地址:http://www.holybooks.com/wp-content/uploads/Advaita-Bodha-Deepika.pdf

翻譯整理:冷靜投機博客- 心燈一盞照徹明(歡迎指正翻譯錯漏,謝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覺醒
    全站熱搜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