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desa Saram "Teaching Essence"

初學者講義---“核心教導”---拉瑪納馬哈希尊者

 

*Saram : 初學

*Upadesa: 優波提舍-對於甚深而簡要的法義,用問答方式來解說,故稱為論義.

 

終極真理,如同拉瑪納馬哈希和尼撒噶達塔馬哈拉奇,以及在他們之前的所有先哲們所明確陳述過的,也即“既無創造,也無滅壞”,“即無生也無死”,“既無命運,也無自由意志”,“既無任何方法路徑,也無任何造作成就”。所有一切都是意識覺知。---摘自"Who Cares?"《誰在乎?》Ramesh Balsekar拉馬虛 

 

在1927年,拉瑪納馬哈希尊者結集了一個有30偈的詩文,精煉總結了他的教法。不像其他的作者,他結集出這樣一個無須修改的完整韻文。他極其看重這篇韻文的充分重要性,並為這篇韻文配備了四種主要的印度方言。

 

下面所列出的是由​​拉馬虛的弟子-謝瑞什默西-所整理的英文翻譯版的一個節選部分。

 

1.在因緣業力的浩瀚大海裡,伴隨著行為活動的突發性和結果的暫時性。如果一個人把這些突發和暫時的無常變動現象,都當成“我的”行為活動,那麼對於“擁有自由意志”的觀念想法,就會抓的更緊,而且愈加強烈。(有完全選擇權決定權的)個體“做者”感,帶來了過失感-自責內疚感-悔恨感,或者驕傲自滿-自鳴得意的自尊自大-傲慢感,並在事實上阻塞了對精神意識的認知了解:所有一切事物的發生和變化,都遵循於那“獨一整體(GOD)”的意向。

 

2.認清所有一切行為活動的發生,純粹是完全來自於“獨一整體”的意向,那麼當一個人,全部接納這樣的認知,並且把結果和承繼延續的影響後果,都作為整體的惠賜來接納認可,那麼心智就會被純化而純淨,並且從各種各樣諸多期望值的纏縛裡解脫自由。

 

3.這“獨一整體”為了他的娛樂玩耍,構造了這個宇宙世界,通過數十億,數万億的“身體-心智”組織機體,正在扮演著這完美的遊戲---對此的了解和接納認可,要比反复吟誦“上帝”(獨一整體的象徵)的種種神聖名號更好,而反复吟誦“上帝”的神聖名號,反過來又要優於去崇拜“以人的身體心智和語言塗抹營造的”上帝形相。

 

*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

* [見]念xiàn 古通"現",顯露,揭露。

 

4.“獨一整體”它本身呈現出了“現象”,當有這樣一個認知了解時,這個人經由“獨一整體”的恩澤慈悲,感受到---在“一切可知覺的,無常變化的現象“內---那“獨一整體”的【存在】,這個人因為對“獨一整體”八重構造的崇敬,就獲得“整體”的祝福而不漏失他的響應能力。

 

5.了解並且深深的懂得:沒有任何事物的發生是遵循(個體)“我的”意志,只是純粹的全然的觀睹和見證---在“獨一整體”的意向下,那數十億,數万億的“身體-心智”機體的行為活動表演---這是最卓越完美的。這優於去吟唱讚頌“上帝”(獨一整體的象徵)的讚美詩,或者反复吟誦“上帝”(獨一整體)的神聖名號。

 

6.了解並深深的懂得:“獨一整體”的意向,在時時刻刻的周流遍滿,不帶有任何“個體”認同去觀睹和見證現象的發生,那麼此時,這就好像清透的酥油,連續的流注,或者好像一條河,流暢的涓涓湧動。這就是真正的冥想。這比帶著“個體自由意志”的妄想去打坐要強的多。了解並深深的懂得“我在”就是“整體”,這“非二元”的態度是更為浩瀚遠大,清純和淨化,並且遠超---把上帝和“我”之間假定成- --有差別不同的“二元”的心態,(並且在這個心態下)進而努力奮鬥,苦苦掙扎著去和“上帝”合一,和“獨一整體”合一。

 

7.承蒙“獨一整體”或者導師的恩澤惠與,當一個人連續不斷的,穩定堅固的駐於“我在”,攀援不斷的心智就安靜止息,全無攀援;伴隨著一個“一切與個人意志無關”的認知了悟,也即:根本沒有這樣一個---去參與,捲入牽扯和關聯的---個體的“我”,這就是無上的供養,無上的虔誠和愛。

 

8.承蒙“獨一整體”或者導師的恩澤惠與,那攀援不斷的心智消融在“核心”裡,這就是真正的供養,奉獻,瑜伽和了悟。透過調息的運用,心智被調暢,柔和平緩下來,猶如用一張網抓住的一隻躁動的小鳥,被舒緩安定下來。那時,這樣的平緩安定的心態,就有助於去觀察審視“攀援不斷的心智”在那一時刻裡參與的種種牽連攀援。

 

9.想法念頭和呼吸,它們的起源都在意識覺知內。

 

10.當心智專心致誌全神貫注在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上,那個躁動攀援,念頭橫生的心智就不那麼躁動不安了,這也許可以被說成是,心智暫時的被攝伏住了,但隨後它還會再次活躍躁動起來。“獨一整體”是做者,而根本不存在某“個人”,沒有任何“個體”擁有任何掌控權來控制念頭想法和它們的活動”,憑藉對此的深深的領悟和承認,此時那攀援不斷的心智就完全被視為無關緊要,隨之這就可以被稱之為:“在'身-心'機體裡的這個攀援的心智已經死亡,而只剩下自動操作運轉的心智,即“ 成所做智”。

 

11.心智的不斷攀援拉扯,可以通過控制呼吸來臨時的延緩和暫停。只有當完全的了悟和承認“獨一整體的意向是時時刻刻周流遍滿,而各種各樣種種不同的形體,只是一些被“獨一整體”所控制的木偶,根本沒有它們自身的個體自由意志”,此時,這心智的不斷攀援拉扯才被止息而湮滅。伴隨這深刻認識和確定承認,三種美好的事情發生:根本不存在“某個人”,也沒有了某“個體”感受到過失悔恨-自責內疚,或者驕傲自滿-自鳴得意-自尊自大,感受到挫敗和沮喪,或者有某種“不和”的敵意感。生活變的率真,輕鬆而簡單。

 

12.智者,他的心智攀援拉扯已經被摧滅,因為他接受事實,完全確定的承認事實,也即“除非獨一整體的意向,否則不會發生任何事情”,智者完全放鬆,舒適的躺在“我在”裡,帶著“無個體”-“非個體所為”的認知而“無所不為”,從事一切行為活動,因為他完全清楚的知道,“覺知”是遍及並且貫穿數十億,數万億的“身體-心智”機體的獨一無二的“大能”,是職責運轉的核心。“這心智的不斷攀援拉扯是什麼?”當做這樣的質詢探查時,這攀援的心智就直接明白了,它沒有任何自由意志,停止認定它自己是一個有自由選擇權和控制權的“做者”(它無須為非它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擔責任)並且給“我在”感讓路。穩定持續住在“我在”感上,這就是直接道路。(直心,直了)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道德經》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覺悟者)”“直心是道場” ---六祖《壇經》

 

13.普通常人的內心裡,當一個念頭想法升起呈現,個體自我就像一個收貨員一樣把它抓住,把它當成“我的想法”,並且參與其中,捲入其中的複雜關聯關係漩渦。那心智思想什麼都不是,只不過就是個體自我把一個想法念頭和它的複雜關係互動進程(思維過程)視同為自己,並且全然參與其中。在覺悟的智者內在中,當一個念頭想法升起時,觀睹見證它的發生,根本不和念頭想法發生牽扯,也不參與和捲入。拉瑪納馬哈希尊者說“智者根本沒有心智思維,並因此對他而言根本沒有他人和別物。”

 

14.當一個人質詢探查---這個“我”從哪兒來的?此時會沉入意識覺知,揭露出那真相,作為“玄妙催眠狀態”的一部分,這“我”事實上是由“整體”而來。“整體覺知”創造了個體自我感,同時“整體覺知”也會調用發起“自我質詢”的進程,來摧滅個體自我感。

 

15.當我們完全確定的接受和承認---“獨一整體”的意向是時時刻刻周流遍滿,根本沒有“個體”的自由意志,那麼這個被看成“做者”的“我”,就越來越萎縮消失,一直到完全消失,徹底融入(普遍的一體的)意識覺知。

 

16.當完全徹底的接納承認『所有一切都是普遍的一體的意識覺知』的時候,個體的自由意志“作者感”消失,在日常清醒狀態期間裡,攀援不斷的心智思想不再存續,心智安寧平靜如同處入深眠狀態一樣。所持續留存的,就是純粹的“覺知”之光---堅不可摧猶如金剛的“我在”。

 

“觀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來空,無作者,無受者。如此通達者,謂之解脫之門。”《智度論》

“因緣生法如響,諸行如化如影,  清淨法眼見無作境界,

  證悟寂滅法性無二,具足實相法行,於一切相無著。”《華嚴經- 第二十四》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2b8240106m728.html

 -------------------------------------------------- -----------------------------

原文地址:http://www.advaita.org/default.htm?/AFBramana.htm

翻譯整理:冷靜投機博客- 心燈一盞照徹明(歡迎指正翻譯錯漏,謝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覺醒
    全站熱搜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