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Fear Comes, Kiss Its Face!
恐懼來時,親吻它的臉!
1991年12月6日
提問: 當我安靜下來---只感覺到這愛---它是如此的美好。然後這恐懼就跑來,似乎這愛就離開消失。我不要這恐懼感上來。我只想要停留在這美好的,愛的感受裡。
我只能這樣建議你:當恐懼跑來的時候,那就是正在發生著什麼,那就讓它來,允許它來。熱情的擁抱這恐懼,別逃避它。熱情的擁抱它並且親吻它。倘若每到你幸福快樂的時候,恐懼就跑來,表明這是一個過去的,一直以來的反複習慣性記憶,它正在顯露出來;一個蟄伏在心智裡的潛在傾向。現在,那所有蟄伏的潛在傾向將不得不上升到表面,顯露出來;否則這些潛在傾向,必然會一次又一次的給你帶來大量的痛苦煩惱和麻煩。這些潛在蟄伏的傾向,是深埋在潛意識心智裡的,你將不得不去把它們在生活中顯化出來。
現在,因為當下不再有一個“個體的做者感”,那麼這些蟄伏的傾向就不再於當下升起,你也就無須再做任何事情。當未來的設想被拋下,那麼在當前,你沒有任何欲求和期待;(如果有)過去潛在蟄伏的因素,它們就在無拘束的自由的升起和釋放(釋放而不復升起)。因此,現在就別去沉溺在裡面,試圖努力的壓制,掩蓋,埋藏它們。在此以前,假如它們沒被完全發露釋放的話,它們能推延到下一生,但是現在,它們可以不再推延了---現在就是它們釋放離去的時機。所以,安靜下來,單純的觀看。它們不會困擾你什麼。別讓它們停下來,別阻止它們。別去說:“我不想要它們來”。邀請它們。告訴它們,“來吧!請你們現在來;來的正是時候,都來吧!”不要再抗拒。無論浮現什麼,就讓它們自己去浮現。做好準備,願意它們來,歡迎它們來。別阻止扣壓它們,別逃跑,就讓它們來,讓它們升起浮現。以前,你總是日復一日的忙於“欲求和渴望”,帶著未來的各種期待和“期望值”。你被這些未來的期待和渴望給佔滿了,線路總是佔線,所以那些蟄伏潛在的傾向就在推延,你對它們說:“我們要完成釋放,得等下次了。” 現在,因為不再有期望值,不再有期待渴望,它們完全充分釋放的時機就在當下。對於埋藏在潛意識心智裡的這些蟄伏傾向潛在因素來說,這正是它們去顯現,釋放,離開這裡的"時機"。所以別抗拒。就讓它們升起浮現出來,好嗎?很好...。
King or Beggar?
國王還是乞丐?
1992年1月16-17日
你無須去渴望任何事情;所有一切事物都屬於你。所有一切你看到的事物,你都可以擁有。全都是你的---所有一切都是你的。現在,告訴我,哪一個不是你的?心智是你的僕人,個體自我ego是你的女傭,身體是你的腳墊---你還有別的什麼必須的嗎?你可以下命令:“過來....心智,過來,去把這個乾好”。召喚那個體自我ego;她是你的女傭,她樂意去做---你命令她做的任何事情。你必須給出“命令”,你必須是國王。別把你自己屈尊於心智,屈尊於個體自我ego,屈尊於感官感受,想法觀念。你必須“命令”它們,於是所有一切都會和諧的自動完成。否則,你就當奴隸。
去當一個奴隸,這意味著,你帶有“哪怕任何一點欲求”,也即你認為你沒有的---必須去獲得的某種匱乏,那麼由此欲求渴望,你就成了一個奴隸。你認為你所缺乏的,所貧窮匱乏的或者說你渴望的任何事物,都使得你成為奴隸,因為(認同自己)卑微小氣,你成了一個乞丐。這由你決定:如果你是一個國王,在行為舉止上,你必然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完全和一個國王一樣。如果你是一個乞丐,就很自然的死死抓住一個乞討用的碗,並且不斷的乞求。任何在你的心智裡升起的渴望,都在把你變成一個乞丐。因此,現在你是誰?國王還是乞丐?坐回你的寶座上吧!
* * * * * * * *
開悟是去把你從束縛奴役的觀念想法裡解脫出來。你聲稱:“你被捆住了,被束縛住了”,然後你謀求的是和“束縛捆綁”聯合而又對立的東西。如果你在監獄裡,你就會渴望自由。那意味著,從你所認定的---監禁你的監獄裡,獲得逃脫。每一個人都被捆綁束縛住,每一個人都在一個被稱之為“渴望”的監獄裡,“我缺少這個,我缺少那個”的監獄裡。他們從不滿足。任何一個囚犯,在監獄裡渴望著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是不會被滿足的。他被捆綁束縛住;他渴望被釋放。這整個輪迴就是個監獄,這全部宇宙就是一個監獄,就因為你的匱乏認同,所以慾望是從不會滿足的。某個慾望被滿足的同時就給你帶來遺憾悔恨。當你謀求另一個渴望慾望時,它最後還是落於遺憾悔恨和悲痛上;然後第三個慾望渴望以悲痛悔恨為結果。這就是人生,這就是輪迴:沒人是快樂幸福的。
(渴望--短暫的滿足--遺憾--悔恨--悲痛--另一個渴望--短暫的滿足--遺憾--悔恨--悲痛--再一個渴望.....
在電影《雲圖》中反抗者變成被反抗者,變成它當初所反抗的強權者,而後來又被反抗者消滅。被奴役者,反抗成為奴役者,最後又變成被奴役者。無論過去,現在,未來,反抗和壓迫來回擺動著,這就是二元對立的輪迴遊戲。但這遊戲是因為什麼?真的沒有答案嗎?)
有一個渴望是極其罕見的,“我要免於輪迴。” 這被稱為覺醒。想要免於悲痛遺憾悔恨,免於生死和不安,痛苦和不幸就被稱之為覺醒。這是一個完全令人愉快的渴望,它從這兒從那兒,隨處升起。很稀少的一些人---也許在一個世紀裡,屈指可數---會尋求覺醒和解脫。在一個世紀裡,這世界沒有那麼大能力去產生很多覺醒解脫的人們。我們必須深挖到歷史的過去,去尋找某個解脫者的一些榜樣範例。我們不得不去回溯數個世紀去搜找一個覺醒的解脫者,所以這是一個令人愉快的願望;覺醒而解脫。就在此刻,去感受那完全整體,那完全整體的感受是無縛無脫的。就在此刻,既沒有纏縛的觀念想法,甚至也沒有“開悟”的觀念想法。就在此刻,沒有任何名稱。這是最寶貴的時刻。這時刻脫離時間概念,脫離了心智,脫離了觀念想法,脫離任何身份認同。這就是解脫自在。這就是你的“家”,而你永遠就在此刻。你跑到過去,感受到痛苦。由於痛苦你渴望解脫自在。“我渴望覺醒”---這念頭因你的過去記憶而升起。而在此刻,你沒有任何渴望,沒有任何欲求,甚至連覺悟的慾求都沒有了。
(這文字是帕帕奇在沙特桑的現場所言,不在那現場,那整體的當下因緣氛圍,機鋒就過了,帕帕奇以心傳心的感染力,也就只剩下脫水蔬菜。能不能吸收這點營養,就看因緣了。---譯者註)
轉自:
-------------------------------------------------- -----------------------------
原文地址:http://www.satsangbhavan.net/When Fear Comes.htm
http://www.satsangbhavan.net/King or Beggar.htm
翻譯整理:冷靜投機博客- 心燈一盞照徹明(歡迎指正翻譯錯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