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eyond Delight, Beyond Bliss

超越那些令你上癮的快感,超越那狂喜  

1992年11月21

 行為活動,如果源於“無任何信念和意圖訴求”粘連附加的心智,我們可以把這樣的行為活動叫做“無為”。事實上這樣的行為活動的升起形成,是根本沒經過心智,根本沒通過心智思想就直接產生的行為活動,我們可以稱其為“無心”(直心)。在這個世界裡,你也許正做著很多很多事情,但假如不附加對“結果”的心智思維,不粘連對“後果”的心智考量,不附加任何目的企圖,那麼你始終是自由的,毫無拘束限制感。

 

快感---來自於感官感受上的體驗---始終是短暫的,疾馳的,稍縱即逝的。當記憶中已被存儲的某個先前的快感體驗被回想起來,去重複體驗這一極度快感的渴望就被喚起---迫使著去反复再三的重複該體驗。源自於那個早期體驗的極度快感,它早已是過去---並不新鮮,並非沒體驗過---只因為它是從過去記憶裡被回想起來。

 

首先你必須渴望,隨之渴望的目標或對象就會產生,然後通過感官感受去體驗目標對象。只有一個愚人追求反复再三的重複體驗。一個有智慧的人懂得,每一個體驗,每一個極度快感,都是短暫疾馳的,稍縱即逝的,因此不會被它打動,不被它纏縛。在這個世界裡的人都是不幸的;沒一個人找到幸福,因為他們沉溺在過去的經驗上。沒有一個人要求任何全新體驗,不僅僅是普通平民,即使是國王們,權貴們,珠寶商們也如此。國王們渴望如同皇冠鑽石那樣的珠寶鑽石來作為快樂。各種各樣的諸多渴望都被滿足的人,一個都沒有。

 

有某個東西極其珍貴,而它沒被存儲在記憶裡。可賦予它任何名字,或者無名,它會帶來滿足和喜樂。它會帶你超越喜樂。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首先輕快感,進而狂喜,然後超越。

 

沒人逃脫這個快感的陷阱:每個人都被陷進去。你尋找“至福”,但是在哪兒找到它?

“至福”意思是不從記憶裡喚起召回任何東西。這一點靠你自己是永遠不會發現的,因為只有通過親近一位智者,它才會被認知,這位智者,他是一個精通的人,他已經了悟它,並且有能力可以引領你去經歷這體驗;或者從公認的經典之中---那些古代先賢們表述並被記錄下來的經驗中獲得這樣的認知。

 

你對於持續不變的幸福快樂,永恆的至福和自由的渴望---憑藉這渴望的幫助---你會發現有種東西,超越於它們,而它可以被稱之為覺知。沒有任何事物超越於覺知。一旦你覺悟到覺知,就再無任何東西“可得”了。任何“可得”之物,終將“失去”。

 

覺知就好像王冠上的鑽石,世界上最珍貴的鑽石。然而還沒人曾經“獲得過”它,但是它必然被渴望,渴望去觸及某個“無經驗”的東西,某個新生。它怎麼會是可望而不可及,卻依然被渴望呢?因為在它內,知者,已知,和認知的手段方法,全部歸併融入那個“   ”本身。所以它是“可達”和“不可達”兩者。以對覺知的領悟,你達成了它所包含的全部一切。它是完全而完美的。它是解脫---釋放。它是從限制和束縛中解脫,它是圓滿。你可以稱之為至福常樂,你可以稱之為超越於常樂。人們稱之為虛空,人們稱之為遍滿,然而它是超越這“名”的,超越一切名詞語言。迄今為止它無法被詳細描述。它就是那個“   ”,它必然被渴望去攀登---是之前你從未聽到過的某種敘述。它無法被容納到記憶裡,也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也無法想像,對它你想像不到。

 

心智眨眼的一瞬間,一切都呈現出來。這個現象界就僅僅只是心智眨了一下眼,一個閃爍所導致的結果。在心智眨眼的這一瞬間,如果你不眨眼,那麼一切都會消失。如果對這一瞬間,你不擾動心智---這彈指間---我所談及的那個“   ”就在此刻當下。於是,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就是那個“   ”....你就是它.....你是它!

 

如果你聽了這些話,沒把它們落在某個地方---沒把它們帶進你的記憶庫去對應搜尋---你已經超越了。如果不知怎麼的,這些話打穿了記憶,穿透到記憶裡去了,在那兒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彷彿說到你最深的心底,那麼你將不得不與它落入愛河,你會愛上它,並且持續的全力以赴的忠於它。每天在走路,說話,睡覺,夢中,日常清醒時刻---始終持續的和它保持聯繫---想著它,談論它,甚至崇拜它。這超越一切的“它”,是唯一的可被崇拜的東西。別擔心對它的崇拜,因為所有一切都在它內。

 

每一件事物都可被崇拜。你所崇拜的每一個東西,事實上都是在崇拜那個“   ”它本身。那兒有別的什麼嗎?如果你有一些純金,源於它你可以營造出任何外形模樣---任何鳥獸---但它的本質還是黃金,那黃金本性不會失去。只有那些“名”和“相”可以改變變化,那純金本性無法失去。如果你理解這個道理,那麼推及你全部整體的意識覺知,你會領悟到---所有一切,都存續於意識覺知內,那必定是意識覺知本身。在河裡的一切東西,每個波浪,每個水泡,每個潮流都必定是由同一本質底層所營造出來的,而這本質就是液體---水。審視這河流,而不是它的表面現象,諸如泡沫和浪花。知曉這一點,你就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了。

 

這簡單的單一教導已經完全足夠,是那些遊歷了漫長歲月的人們應得的報償。某些人還會推延一年,或者一直推延到這次人生的結尾。但是為什麼你在這裡?你跑到這裡來活著,目的只是去弄明白你曾經是誰,你會是誰,以及你當下是誰。你曾迷失了跟隨它的軌道,所以你需要某個指引。找到某個指路人並且聽取他一次就夠了。跟隨他的指引,你就脫離了這個原地打轉的漩渦陷阱。如果你不聽從指引,也沒什麼關係;因為歸根結底,這個原地打轉兒的陷阱怎麼可能長久的保持這樣一個旋轉的漩渦呢?自發的,它的漩渦狀態的“結”就必定結束,瓦解融化掉,並且被一次性消除而一勞永逸。

 

一次沙特桑就完全足夠了。了解這個真相,你就始終持續在沙特桑裡。沙特桑意思是以“真實”本身的身份認同去生活---這意味著以“本我”的身份認同去生活,以“覺知”的身份認同去生活。誰能斷言“我不是我的本我?”他知道“我是本我”,他就在沙特桑裡。然而如果某個人斷言,“我非本我”,它依然是卓越的---他依然也在沙特桑裡。如果水里的魚兒可以哭喊,“我缺水,我渴望水,我口渴”,它意思是她活在水里---她並非口渴。在沙特桑裡,你不會被告知去做任何事情---去修煉什麼---因為任何修改和增減的塑造都是虛假的;那真實,它是完美無暇,它是純真,它本身就是清淨無染的。你是純真的。你也許一直被教導去相信“我不純真,我不純潔,我被染污,我被限制束縛”,但這純粹只是嚼舌頭的空談戲論。“我本在,我在”怎麼可能被摻假或者被束縛限制?去斷言“我在,我本存在”,這就足夠。如果你要在它上面添加什麼,頭上再按個頭,那就會有麻煩了。

 

充分的把握這一刻---別推延了。這拖延叫做“現象表現形式”,也叫做束縛。如果你不拖延,你在此刻當下---你就是自由解脫,你是安靜,無為,無條件的存在。這個拖延被稱之為心智,它聲稱:“我晚點會這麼做的;我明天會這麼做。” 心智就是過去。過去就是記憶存儲庫,而記憶存儲庫就是宇宙,現象和表現形式,並且是“生和死,痛苦煩惱和緊張不安”的循環複製品,衍生副本和重奏。但是,只要明白“我在受苦”,就足夠終止受苦。你只須領悟,實在的確信那個“我在”是什麼。

 

這“我在”不是身體,也不是心智,不是智力。如果你斷言“我在,我本存在”,那麼你能夠把這個“我在”展現出來嗎?它不是身體。你只能調查探究:僅僅去找出這個“我在”在哪裡。你不會找到它---你不會在任何地方找到“我在”---只是名詞。所以有時候,在我談及這個幸福快樂,大家隨後才領悟體會到,這幸福快樂叫做平和,鎮靜坦然,安寧,至福。而在此之前,會有個輕快感和狂喜。任何稍縱即逝的短暫的東西,都被稱之為快感。任何持久不變的東西就不是快感;所以此刻,你在平靜安寧裡。平靜坦然就在這兒,而你是至福常樂。現在,此刻就是至福常樂。(非現場,只有文字,就沒有帕帕奇現場以心傳心的當機受用)

 

所以,把它持續的保持下去,不退轉不減弱,在這個狀態裡保持一段時間,而不要從過去呆在這裡所留下的記憶中去搜找,去渴望任何東西。(保持這狀態)你會被拋到某個別的地方,或者被某個人把你從某個地方召喚到別的某個地方,而那裡你此前從未聽說過。因為你所聽到的只是關於清醒,睡夢,睡眠---這些都是你迄今為止已知的。在這個生理現實模式下任何跟你說的東西都是在清醒狀態。在夜晚的睡夢中,那微妙的模式是睡夢狀態。在睡夢中,你同樣獲得各種各樣的關聯關係,並且我們看見群山,河流,森林和動物們....微妙的模式。在睡夢狀態的微妙模式裡,我們同樣擁有體驗經歷,然後我們同樣在深眠狀態也知道在​​深眠。這全部三個狀態都是我們已知的。所以我們每次擁有一個狀態的快感並且我們在深眠無夢狀態裡享受極樂。然後再一次的,我們重複這同一循環,無盡無休。

 

所以留在此刻這個狀態裡,你就會被叫做“從別處進入別處”。這個狀態並非某一狀態。只有三個狀態。超越這三個狀態,你就不能稱其為狀態。那個“   ”,你可以給它弄個名稱。如果你必須要用名稱的話,我認為那梵語的名稱就是“般若”(Prajna, Prayna ?) 。般若是超越這三個狀態的,超越你所知的狀態的。超越那超越的被稱之為般若。所以這個般若是超越輕快感,超越快樂,並且甚至超越至福常樂。它甚至不是這個;它甚至不是本我。它甚至不是“它”。得用到某些經典裡所給出的那個字眼“祂”。“那個”詞被用過,梭織(天網恢恢)這個詞被用過。那根本沒法通過心智思維來理解體會,也沒法用心智來表達,也沒法描述形容,也根本無法被心智體驗到;因為對於任何類型的快感,狂喜喜樂,你必須有某個體驗者去體驗。心智根本到不了那兒;感受在那兒不顯現。所以當所有這一切全部跳動都沉寂止息---心智,智力,感知---當它們的跳動都止息沉寂,那個超越就被叫做..........“金剛”也是名。有人說“超越”。超越“超越”。我不說它了。

 

因為我收到很多來信,即便今天我也會看到來信。來信常常提及:“當我們一回到家裡,在沙特桑裡獲得的就丟失退轉了。在一段時間後,我們就迷失了它,然後我們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了。”所以,這些信件的意思是說,在沙特桑裡你們聽到的任何東西,你們存儲在了心智裡;結果是---我們所正談及的這些內容---你們正在往心智記憶裡面裝。你們想從心智記憶庫裡回想並且重複背誦它。當你沒把在這兒聽到的東西存儲在記憶裡,那麼結果你們就失去它了。任何事物都可以從記憶庫裡調取回想。但是那[真實]根本不在記憶庫裡,所以[真實]你不可能回想。那這樣一來,他們就陷入麻煩困擾裡了。他們不可能從記憶裡回想[真實],所以他們覺得要去做其他什麼練習。

 

這些信件中,我要念一封:“在勒克瑙參加沙特桑之後一個月,我就把它給弄丟了。” 所以我現在就來談談這件事。別試圖努力抓住它,把它抓住,然後往記憶庫裡面存。存儲在記憶裡的任何東西,都不是沙特桑。那叫做學習---那叫做知識---你進入大學並且取得某個博士學位,都是得自於學習知識,而這只是往你的記憶庫裡面裝東西。沙特桑不是那種知識。它不可能被裝填到記憶裡,你們明白吧。永遠也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就讓這些話語穿過流過。戳穿心智,揭穿心智,並且透過這洞察力,讓心智從那裡來,回那裡去。就一句話,任何一個時刻,無論怎樣,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地方,都可能突然產生這個揭露---就是那麼一句話,它就會起作用。

 

那麼我再次嘗試來澄清:“別去努力試圖用知識概念來理解在這裡所談及的東西。只保持安靜平和。不要試圖往你記憶裡聽。就保持安靜平和並且把聽到的也都放下。發生了什麼,正發生著什麼,你根本別操心它,別管。那是至高無上的力量。你是沉浸在那至高無上的“大能”輕撫拍打裡。在這兒別用你的智力。這是“她”,她會照料你。這是“他”,他將來接管你。這是“祂”,祂會來呵護祂自己。要去用知識記憶去理解“它”的這個“你”是誰?所以只保持安靜平和。別閃爍,別動,別眨眼,就保持靜定一秒鐘。否則你會攪擾出一堆概念想法念頭,一堆構思設想和一堆期望值。而這就是你們之所以會脫離沙特桑的原因。別攪動任何想法念頭,放下任何期盼,就在這當下,我們已經和“我們會解脫自由”的希望在一起了。把這個希望也丟掉。無任何期望並且沒任何想法思維,也沒有任何緊張不安,完全放鬆,徹底放鬆。

 

對於它是什麼---不做任何概念思維。別給它量身設計任何概念想法,你看。這就叫做安靜,泰然鎮定,寂靜,平和安寧。然後那至高無上---它自身就會進入你完全打開,完全開放的心裡,並且一屁股坐進你心里永遠不走了,因為它早就在那兒,然而你被別的瞎忙給佔用了。

 

那麼你還有什麼必須要去做的嗎?你對這本性,所放置的任何遮擋掩蓋都被掀開,你遮蓋或者隱藏你自身固有的自我本性的那些東西都必然被揭開,暴露出你自身固有的本來面目。它不得不自身暴露它自己;根本不是通過任何用力,任何努力造作。不要通過任何用力造作。別思考任何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玩意。無思維,不用力,完全徹底放鬆。這就是必要條件。這無價的寶石,怎麼被你給藏起來了---它怎麼會自身揭露它自己。這寶珠根本不需要你拿蠟燭來照才能被看到。它有它自身的光輝,它自發光,自照耀。就如同,你不會憑藉你的蠟燭之光看到太陽,而是太陽通過它自身固有的萬丈光芒讓你看到。誰拿個蠟燭來找太陽?他根本無須任何東西,因為太陽擁有自照耀的奪目光輝。所以任何自發光的東西,你根本無須任何努力就可以看到。

 

你無須做任何事情。單純的保持安靜平和--​​-讓它去暴露它自己。倘若你曾保持這安靜,哪怕只有一瞬間,一彈指,一眨眼的功夫---一次---就在這一瞬間的領悟裡,你已經完成了你輪迴3500萬年要完成的東西,在此地的,我所有親愛的朋友們!這就是心智一眨眼的功夫,那麼我們現在如果安靜平和,它就不得不現身。它是自發光自照耀。它永遠也不曾真正被掩蓋住。但當那兒有種種渴望,它就被掩蓋了,因為我們渴望別的東西。而別的那些東西我們認為我們對它們無知---其實這些別的事物同樣是同一個事物。你還能有第二件事物能夠追求嗎?你認為你所獲得的---並非早已在那兒的---所謂其他別的事物,是從哪裡來的?從哪裡來的?你是誰?所以這是如此簡單。那煩惱就和“它”的完美和至純至簡,和自發光自照耀在一起。

 

請你們歸入它內---跳進去。就這樣。一頭跳進甘露湖里,長生不老的甘露湖水里,誰會死?然而我們害怕啊,我們怕死啊。吃著眾神的美食---喝著上帝的玉液瓊漿---我會死?---多可笑!多滑稽!

 

 

 

No Effort

別用力,徹底放鬆

1992年8月24

(節選)

 

你來這裡必然是為了自由,為了擺脫苦痛,為了擺脫煩惱痛苦。人生是一個反复的生老病死的輪迴循環;但你能夠通過認真聽取真相而免除這個輪迴。傾聽我講的真相,聽取我所說的事實,那麼這一切無常之苦就終結。

 

我不給你什麼訓練任務或者任何行為造做的修煉。這不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你用不著賽跑。這是沙特桑。這裡無須用力。甚至某個單一的想法都不需要有,沒有任何念頭,那麼在此刻,你就可以不受思想的纏縛。如果你不准備在此生解脫自由,那麼你等上1000次輪迴也不妨。你只須非常細緻的傾聽。對那些嚴肅誠懇,真心實意,忠於他們自己,對他們自我內在誠實的人們來說,這是極其簡單容易的。那些把沙特桑當娛樂來獵奇的人們不會抓住重點。

 

你必須很單純的去時刻覺察心智的活動,把這作為終止這煩惱苦痛的起點。在心智裡的那些東西,事實上是起因於意識覺知,那些心智活動只是某個觀念想法,也正是這觀念想法引發了一個“個體自我”身份認同下的虛幻故事。心智升起或者心智終止,那需要花多少時間?想法念頭在一瞬間就引發這個宇宙造物去無休止的呈現出來,包含著它的造物者,保持維護者和毀滅者。如果心智被封閉,那麼這宇宙造物的幻象就全部終止了。但它是不會自己結束的。如果它是真實,那麼它不可能有終點(凡真實即是永恆不變的),但因為它純粹只是一個帶有意向的模糊想像的想法,所以它將會結束,只要你看到那個升起這想法的本來源頭,它就會終止。“我是這樣和這樣的”以及“你是那樣和那樣的”這樣的概念想法就是心智的活動。“我等於,我成為,我是”-這是心智的最初始的調用,痛苦煩惱就由此而生。

 

當你早上醒來,你覺得清爽愉快。在意識活動裡有一個動向,而你稱之為清醒狀態。這世界顯現給你---它的群山,河流,森林,人物,鳥獸,而你稱之為“醒來”。這同樣發生在你晚上的諸多睡夢裡。根本不存在任何客觀實體來讓你經驗,只不過是在睡夢中,心智並沒安靜下來;它構造幻化出另一個世界。是誰在幻化營造宇宙萬物?誰?你不能說上帝,或者造物主,或者任何其他某個人。那是你正在安睡中,但是甚至在睡眠中,你都不消停,所以正是你,在你自我內在中營造出另一個世界。你在那個世界裡,看到群山河流,大象,老虎,雖然他們沒在你住的房子裡---你是獨自一人。那夢中世界既不存在真實的客觀實體,也不存在真實的主觀實體。純粹是ego個體自我意識正在投射著它自己想像的世界。

 

就如同晚上一群小雞回到母雞媽媽的羽翼之下,那個體自我意識ego喊道“安靜!”。基於ego消停下來,黑暗降臨,轉天早上,它們會從母親的羽翼下面跳出來,這所謂“清醒”的世界幻象又再次同樣上演,你看。因忙於處理“主觀世界---客觀世界”的各種各樣關聯關係,心智被耗盡,弄的精疲力竭。給它點時間休息。

 

超越於“清醒,睡夢,深眠”這三個狀態,你會找到另一個狀態,而在這狀態裡你擁有平和安寧。少數人了解[意識覺知,喜悅至福,存在]的這個安寧狀態。還有一個超越於這個“圖力亞”的狀態,極個別的人曾進入這個狀態,然後回來講述它。在這裡,一切現象止息---也從這裡一切現像開始。這是最基礎底層,始終一直被想法念頭所遮擋,念頭想法正是從這裡升起顯現。這個至高無上的覺知狀態是被概念性的知識理解,概念遊戲本身所遮蔽。

( 如同一根手指可以擋住太陽,一個想法觀念就足以遮天蔽日)

 

如果我給你看一塊手帕,你會看到它的形相,它的長度,寬度,厚度,它的用途以及它的“名”---“手帕”。你不會看到製造它的棉花;你不會把手帕叫做“棉花”。如果我給你看這條方巾---這是一條方巾---長,寬,厚度,它的用途,“名”---“方巾”。你就看到外形,但你不知道它是棉花,因為你不可能看見。棉花是不可見的。沒人會說這是棉花....這是方巾,手帕!但是如果你脫去這“名”和外形的“相”,你就會看到這棉花。

 

如果你脫去這名稱和外形,你此時此地所看到的一切---無論你看到什麼---脫去它們的名稱和外形,脫去它們的“名相”。你就正在那個狀態,超越於我所描述的那四個狀態,你看。它會顯現它自身。它就在此刻當下。它是不可得的,它早就存在。因為你早就“在”,否則你沉迷在空想之中忙於你的幻想,你根本就沒時間去審視。被遮蔽的是什麼?你只把那重要性真實性都給了你所考慮的那些玩意。現像外形和你的概念想法是你認為最為緊要的最有重要地位的,你看。所以,如果你審查你的觀念想法---某個概念名詞---如果你核查你的想法和意圖,你就會看到,那僅僅就只是因為這個原因---表相和你的概念想法是你認為最重要的。不讓任何模糊想法,或者心智裡的任何意圖升起,你看,就此刻,只保持片刻。會發生什麼?所以,怎麼去做?這就是一句話的事。別試圖去追求什麼,毫無動機意圖。你必然會問我---為什麼呢?毫無意圖,怎麼做到?怎麼才能根本不引發這心智想法的活動,你們看。當你做自我質詢的時候,它就會有這樣的效果.....當你做自我質詢,反復不斷的追問自己,不斷探究這個心智活動的過程時。這持續的心智活動是什麼?這是你們所有人必須要去質詢的。這個自我質詢是足夠的,反復自我質詢就夠了,從某個人那裡獲得自我質詢的教導,聽從這教導去做自我質詢自我探究就足夠了。如果你不聽取這個自我質詢的教導,那麼在任何書裡你還能讀到什麼別的?

 

你必須深入自我質詢,探究這心智本身的活動---這自我質詢摧毀心智。倘若你在一粒芒果樹種子裡去審視一棵芒果樹,你不會看到樹葉也不會看到果實,你僅僅看到種子,你在這一粒小種子裡審視領悟到,有樹葉,有紙條,有花朵,有果實,但你看不到,你體會。所以要領悟自我真相,你必須自我質詢,自我探究。這真相是微細中極微細,甚深中的甚深,也許就好比你頭髮梢的百萬分之一。這就是所要講的。你髮梢的百萬分之一,那是如此的微細,它是如此的微妙。如此你如何觸及它?你無法用你的肉眼看到,你無法用你的手碰到。所以唯有通過自我質詢,你就會抵達那最最精妙之地,事實上是它在那兒抵達了你。自我質詢吧!

 

這個自我質詢不要去停下。這個質詢不要停,除非這個正在做自我質詢的“個體自我”本身在質詢中融化消失。首先讓質詢者在質詢中自身融化消失,然後質詢也將融化消失,進入那無法被描述的那個“   ”---而你就是那個“   ”。你別指望你會在某個時間變成別的什麼。不,你早就是那個“   ”。你不會贏得什麼。不會獲得什麼,達成什麼,不會學得什麼。假如你扔掉迄今為止所有你學來的,你聽來的,你讀來的,你看來的,把它們全部都扔掉,那剩下的是什麼?那所有你修習來的東西都純粹只是道聽途說。你借來的.....你從別人那裡借來的。它們都不是你的本質本性;都不是你真正的本我。你要返回你自身固有的本來自性,而且本來自性是什麼,沒人有這樣的知識概念。你認為本我和本來自性是某種特定的名詞和形相,可以被看到,聽到,聞到,觸摸到,然而它根本無法被看到或者觸摸到,這正是我要說的。所以,這怎麼辦?你看到的是什麼,這宇宙是什麼,它的本源是什麼---只是單純的質詢探查那本質本性。

 

這宇宙這世界,它的本源,和你自身帶有意向的模糊想法之間是沒有任何不同的,因為你首先出現,“我等於這個和這個”,然後就有了這世界。那是一堆關聯關係表達式,而這就是世界,而世界就是你的帶有意向的模糊想法。如果現在你要去發現那想法的底層,那想法的源頭,那怎麼去發現?通過單純的自我質詢和自我探查,“想法念頭的來源是什麼?” 單純的去俯瞰---沒別的路。你無須“做”什麼。只是單純保持安靜平和,不要思維。就這樣足夠。你無須去“做”什麼。

 

在過去的數百萬年裡,你沒看到過這一刻的“寧靜”---你從來也沒“寧靜”過。我們正要談及這個“寂靜”,而它就是你的本性,並且它就是你所看到的所有一切事物的底層。沒有這寂靜,我們無法休憩安寧。這就是所謂的解脫自由,覺悟,智慧,存在-覺知-至福,真理,無論你叫它什麼---它都沒有任何名字。它沒有任何名字---即使意識這個名也沒有。它甚至比虛空還要虛空,這如此的虛空你怎麼能夠去描述它?

 

當你看到一顆恆星,你能夠看到一顆恆星,是基於那天空的背景。如果沒有那天空的背景,你根本看不到。當你望向這宇宙,那它必然有某種東西---覺知---它迫使你看到宇宙。當你觀看你自己的身體,也必定是“覺知”,通過這個覺知,你才感知到你身體的體驗。這覺知是什麼?你過去從來也沒審視過它。你看到東西的這個視覺能力,它基礎來源是什麼?即便這視覺是以你的身體為起點,那麼這個身體是怎麼被看見的呢?這必定有某個基礎,透過這個基礎,你感知到身體。那必定是有某個底層,某個源頭,透過這個本源基礎,你正在感知著,體驗著這個身體本身。那麼,這本源基礎是什麼呢?

 

如果你保持安靜,那麼只有你會覺知到這平靜感;而不是通過概念名詞的運轉。如果你動用心智,那其實是身體,然而你動用心智去認知身體的本源基礎,那個根本源頭,你就把它自相重疊了。所以,怎麼辦?別做任何動作;別思維任何東西。試想一下,如果你不思維---純粹去觀察你這個“身體感”是哪兒來的,而不是去思考。現在,那來源是什麼?你只是在用概念知識來回做著思維層疊。所以,如果你試圖去理解它,縱然你覺得理解了,你就錯過它。你不必去理解它。如果你去理解它,你就在思維,在搜索概念想法。所以,放鬆。你必須完全放鬆,別在你的概念認知方向上投入任何緊張和活力---全然放鬆。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2b8240106lwak.html

-------------------------------------------------- -----------------------------

原文地址:http://www.satsangbhavan.net/Beyond Delight, Beyond Bliss.htm

翻譯整理:冷靜投機博客- 心燈一盞照徹明(歡迎指正翻譯錯漏,謝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覺醒
    全站熱搜

    DANNIE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